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各位同学晚上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代表经管院向各位同学表示欢迎、表示祝贺。更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聊聊。

 

我知道今天在座的有攻读科硕、专硕、还有博士学位的学生。不管你是属于哪一类的,反正你是研究生。是研究生那就得做研究,做研究就得创新!

 

如何创新?唯有动手!切忌眼高手低,不要开篇就做宏大的题目,从小的习作做起。

 

动手之前要先打牢基础。然后对自己的相对优势作一客观的评估,比如数学分析掌握得如何,史地知识是否丰富,对数据的感觉是否敏锐,是否很会提出问题(问题提得好,研究就成功了一半)?

 

一方面我们要补自己的不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自己的长处。Steven Levitt,芝加哥大学教授,克拉克将获得者,《Freakonomics魔鬼经济学》的作者,曾经谈起他在MIT开始读研的感受。一堂课下来之后,他问同桌,老师写那符号,有时就是个d,有时是d带点弯弯,这两者有区别吗?同桌看着他直摇头,肯定在想:连导数和偏导都分不清,这家伙肯定完蛋了。但是Levitt凭着他那点烂数学,居然大获成功,为什么?因为他的直觉很强,很会发现有趣的问题,并且能设计出一些实验或挖掘某些数据得到结论。比如他对日本相扑运动员会否假摔,芝加哥中小学统考中老师有无作弊,加州职场中是否存在种族歧视,等等。Mark Bils, 前罗彻斯特大学经济系主任,曾说经济学论文可分为三类:高科技High Tech、Low Tech、还有No Tech。他号称他的论文属于第三类。Mark做得也是非常成功。

 

你在对自己做完评估后,确定是做理论、还是实证,定性还是定量。你的兴趣是在宏观政策,微观企业、抑或消费者行为,等等?

 

怎样选导师?在海外,研究生们在入读后先有一段时间与老师们互相了解。双方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师生关系。一般而言,我建议找处于腾飞期和研究前沿的青年教师作导师。这些青年教师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抓住当前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问题。虽然他们比起老教授们而言缺乏知识广度以及看问题的独特角度,但他们有股闯劲,而且容易和学生们沟通。

 

这种双向选择模式是应有的大方向,内地有些兄弟院校也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武大经管院也将推出试点。

 

对在座的大部分同学而言,试点已是远水不解近渴。你和导师名分已定。那么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来问,什么才是理想的师生关系?

 

理想的师生关系在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学生要敢于挑战导师的观点,导师要欣赏学生的挑战精神。尽管学生的挑战在初期大都是站不住脚甚至根本就是无知,导师也应予以鼓励。导师的最大幸福应是看到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看到学生对自己的顶礼膜拜。

 

学生是导师学术生命的延续,这种延续不是简单的传承,它可以是批判的、甚至是完全独辟蹊径的。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说是学术生命的延续---因为导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悠长的。

 

导师学术生命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待学生的态度。你将学生视作研究工作中的先锋,他们将勇于开拓,你的步伐也就轻快;你将学生视作研究工作中的助手,他们只安于跟随,你的探索也就艰难。

 

我上面所讨论的乃是基于我的观察而总结出的理想状况,并非基于我的自身经历。坦白说,我既不曾是好研究生,更不能算是好导师。但是,我还是很憧憬那一师生探讨的场景:师生在一起喝着咖啡,平等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研究设想......

 

祝各位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附:关于咖啡,我的微博中记载下面一条。【咖啡促成启蒙时代】Steve Johnson:Before coffee replaced beer as the daytime drink of choice, "the entire culture basically was drunk all day long.” [呵呵]咖啡文化给学者们一个聚在一起轻松讨论电、化学、政治和宗教的机会。(转自Mankiw Blog) @谢丹阳

0

话题:



0

推荐

谢丹阳

谢丹阳

64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经济学和金融学年刊》的副主编及《太平洋 经济学评论》编辑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世界银行顾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技术专家以及智经研究中心顾问。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增长,货币以及银行学。

文章